1. 首页 > 总结&读后感

读《京华春梦》有感:浮华但却并不一定若梦 京华春梦原著

读《京华春梦》有感:浮华但却并不一定若梦

初读《京华烟云》,七八年前,校园时代,偶从图书馆借得,繁体竖排版面,初翻时十字中只识得四五,但情节实在太吸引人,于是一行行“猜”下去,待到一周后读到结局,这些繁体字竟已识得十之八九,实属意外的收获。那份惊喜,至今仍记忆犹新。

再读《京华烟云》,冬日闲时,休假在家,网络电子版,两日便读罢。

时光不同,场景不同,心境亦不同,但相同的是书太精彩,令我不由得一页页不停地翻下去,然后,掩卷回味许久。

初读时,刚一翻开书页,那张繁复的人物表就令人联想起同样是人物浩浩荡荡的《红楼梦》来。《京华烟云》素有民国版《红楼梦》之称,而林语堂先生的初衷也是想要翻译《红楼梦》,因故未译成,决定仿照其结构写作一部长篇小说。因而书里的人物、场景多少带有《红楼梦》的影子,比较典型的是红玉几乎便是翻版的黛玉,一样的才华横溢、沉郁与凄美,陈列木兰嫁妆那段也让人想起黑山村乌庄头向贾府敬献年货的那张礼单。

重读时,我却有了不同的感受。据说写到红玉的死去,林老先生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红玉在作者心中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她是浓缩了的`《红楼梦》。假如小说至红玉死去便完结,那么这本书也算是一本临摹得很成功的民国版《红楼梦》,但林老先生并未停笔,而是把故事放进了一个汹涌澎湃的抗日场景中去升华。要让一只鱼鲜活起来,溯游、跳跃,就把它放入一条奔流的河水中而不是狭小的鱼缸里。因此在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民国背景中,人物在经历磨难后转变,重塑,变得更加丰满而立体。木兰也由一位富家千金转变为普通民众中的一员,但内心的充盈却让人物更加趋于完美。

小说的后半部无疑是成功的,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中,它激荡、振奋着人心,呈现出史诗般的厚重感。

林老先生的女儿林如斯在书评中写道“你一翻开来,起(脱机使用打印机是什么意思:当电脑上显示出“脱机使用打印机”时,就表示电脑和打印机的连接已经断开,需要重新连接才能使用。)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浮生若梦”是此书的主旨。”这似乎也是我初读时的感受。家庭的兴衰变迁,历史的风起云涌,似乎是都是瞬息万变,所以我更喜欢郁达夫之子郁飞先生所译的《瞬息烟云》书名。

但重读时,我更关注于书的后半部。当木兰问父亲中国能作战吗?姚老先生的回答极有深意,他说:“你问曼娘。曼娘若说中国非打不可,中国就会赢的。曼娘若说中国千万不要打,中国就会输的。”曼娘代表的是中国最柔弱的百姓,民心所向,输赢自见;阿满是千万热血青年中的一员,她死时木兰作为母亲的那种伤心,象征着失去众多儿女的中国母亲的伤痛;书中还有一处很出彩的地方,便是牛素云最后竟是为了中国死在日本人的枪下,在连她都能同仇敌忾,战争胜利的曙光似乎更加明亮了;及至故事的结尾,“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让人陡然震撼,木兰的形象渐渐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时代的峥嵘,民族的坚毅,无数人群的往来奔赴,此时,还如何能平静平淡得“浮生若梦”呢?

厚重的历史,激荡的情节,鲜活的人性,成就了这部恢宏壮丽的巨著。当所有的人物在那段民族苦难与斗争中碰撞,读者心中的民族意识被纷纷唤醒,不由得心悬了三分,和人物一起呐喊,感悟到的绝不仅仅是如梦般烟云散尽的浮华。

【读《京华春梦》有感:浮华但却并不一定若梦】相关文章:

浮华背后——读《红楼梦》有感01-22

读浮华背后有感05-04

读《命若琴弦》有感04-07

读《心若骄阳》有感12-08

读《浮生若茶》有感04-25

读《梦》有感04-20

读《命若琴弦》有感作文04-17

读师者若水有感05-18

读《浮生若茶》有感作文04-30